最新动态

《楚天金报》:湖北省“春苗营养厨房”2012年爱心足迹, 只为山区孩子的肚子



一年级小学生排队吃饭,抱着饭盒冲着镜头笑

 

    文/特派记者赵贝 图/特派记者曹大鹏

    2012年12月26日,湖北省第190所"春苗营养厨房",在恩施州建始县红岩寺镇中学落户并投入使用。就在半年前的6月7日,安利公益基金会第一个"春苗营养厨房",在丹江口市浪河镇中心小学落成。

    从"1"到"190",安利公益基金会在湖北只用了半年时间,就让我省数万名山区学生告别单调乏味、营养匮乏的伙食,吃上营养、安全、方便、实惠的饭菜。

    这一年,安利公益基金会只为山区孩子的肚子努力。

    速度:从"1"到"190"

    2012年6月7日,第一个"春苗营养厨房"落成的时候,丹江口市浪河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小杰说:"以前,我每天中午都要走几里路回家吃饭,现在就都在学校吃饭。"

    在后来安利公益基金会的回访中,该校校长丁宗林意味深长地说,老厨房没有冰箱,夏天食品无法保鲜,也没有保温箱,孩子们冬天只能吃冷饭,全校上千名师生,只有100多人愿意在学校吃饭,有些学生甚至愿意走七八里路回家吃饭。"春苗营养厨房"建成后,学校聘请了专业厨师,配置了营养餐。这个"第一"对该小学的师生来说,实实在在的"肚子"意义大于"数字"意义。

    与之相隔半年,恩施州建始县红岩寺镇中学,成了湖北"春苗营养厨房"地图上的第190个标识。它所代表的"数字"意义,更容易被人们记住,因为安利公益基金会的"春苗营养厨房",正借着这个数字不断壮大,所惠及的学生数量也不断增长。那些实实在在的"肚子"意义,也正通过这些数字不断夯实、壮大。

    过去的一年,安利公益基金会通过实地考察,总共在湖北投入"春苗营养厨房"190所。其中,在恩施州建始县、鹤峰县捐赠19所学校,建成"春苗营养厨房",从而使恩施州内14000名学生吃上营养餐。

    质量:从厨师到志愿者

    安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余放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曾说,基金会更关注的是效率和专业的问题,是要把有关"春苗营养厨房"的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。

    在湖北的第一个春苗厨房建成之时,"春苗营养计划"食堂管理员培训班也同时开班,来自北京、武汉的7位专家,就膳食营养、食品安全、食堂管理等专题,对140名食堂管理员进行为期3天的系统培训。

    "学生的身体就是我们的责任,让他们健康成长也是我们的愿望。"12月27日,记者在恩施鹤峰县燕子乡民族中心学校采访时,该校食堂的厨师们都这样说,他们认为:"既然得到了爱心企业的资助,就要对得起人家的爱心,把饭菜做好,让学生吃好。"

    2012年6月,春苗营养厨房开始落户湖北,到10月份,已有94名志愿者加入湖北省的督导队,对每所春苗营养厨房进行每年两次的督导,督导内容包括厨具的使用是否规范,学生营养餐是否符合标准,厨房卫生是否达标等。

    从厨师专业水平的培训和挑选,到食堂运行的实际效果,安利公益基金会在壮大春苗营养厨房的数量同时,更加注重厨房运行的质量。终其一点,就是为了孩子们的肚子,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。
2012年如此,将来依然如此。

分享到: